聊诚评丨讲好“非遗”传承的山东故事
时间:2024-04-29 08:47:59
字号:

山东历史悠久,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由这里入海;自古就有“诸子百家半山东”的说法……独具特色的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01 深入挖掘齐鲁文化构建文化标识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深入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时代精髓与特色文化标识内容,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可引导人们去了解历史,探究历史,拓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深度与广度,增强人们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依托山东地域历史文化资源,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开发,并融入民俗文化、现代科技等元素,构建齐鲁文化产品独特的标识,既能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也能建立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发展的独特品牌价值。

02 打破瓶颈推动非遗融入现代化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我们要保留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最质朴的情感表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融入时代元素、时尚元素,创造符合新时代元素的文创产品,满足人们消费能力、消费层次提升的需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要从政策、资金、法规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处理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03 注入生机让非遗“活”起来

保护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华丽空洞的“招牌”,而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要加强活态传承,以人为本,通过培训传承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确保非遗项目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形式宣传,见人、见物、见生活,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齐鲁大地,瑰丽绚烂。斯文在兹,弦歌不辍。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高度。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把“非遗”的一手“好牌”打精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当好非遗的守护者、传承者、推广者,不断讲好山东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文/许焕英)

来源:网信茌平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