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词歌赋】大雪诗词中共赴浪漫之约
时间:2023-12-07 10:06:50
字号:

大雪,十二月中,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为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雪时节,人们大都停止劳作,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新年。

对雪

唐 ·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

盖尽人间恶路歧。

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山中雪后

清 ·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大雪

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

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

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

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

空想黄河彻底冰。

大雪的江南未曾见到,今年才感到有点严寒。雪花巧妙地穿过窗帘缝隙,它们好像在相互寻觅;落在树梢上,层层叠叠,仿佛就要承受不住。毡帐里人们只顾玩掷卢,彻夜未眠;戴着金络头站立的马儿,害怕早起。笑自己这一生获得功名为时已晚,正如同幻想黄河水何时彻底结冰一样。

夜雪

唐 ·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踏莎行·雪似梅花

宋·吕本中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似和不似都奇绝。

恼人风味阿谁知?

请君问取南楼月。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

老来旧事无人说。

为谁醉倒为谁醒?

到今犹恨轻离别。

雪,是冬的最爱;梅,是冬的知己。寻一缕清香,看一枝红艷映着漫天白雪,分外好看。我们为梅倾倒,做人也当如梅,可以没脾气,但绝对有骨气!整首词先设下重重迷障,层层云翳,然后驱雾排云,露出了本意这样使读者从深深的困惑中明白过来,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清·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

飘泊天涯。寒月悲笳,

万里西风瀚海沙。

雪,落在手掌,寒凉轻盈;雪,落在大地,却从不生根。我们留不住它,但它却装饰过这片大地以及你我的心灵。所以,世界这么大,雪景这么美,趁时光尚早,多出去走走。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唐·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入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韦应物拜访朋友,奈何朋友不在,扑了个空。正失望之际,诗人举目四望,但见屋舍周围白雪皑皑,一片洁白,门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冬日更显得清冷绝俗,这真是一个不染人间烟火的所在。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

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

却是炎洲雨露偏。

《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冷空气本该频繁来袭,飘雪取代降雨。然而,在诗人眼中,天气依旧暖和,看不到雪景。这首诗中尽管没有一个“暖”字,却无处不充满着“暖意”,这是诗人运笔巧妙所在,也是诗情、意蕴所在。所以,按照历法推算,小雪节气却没有降雪,徒有其名罢了。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  ·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

钓鱼人一蓑归去。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清平乐·年年雪里

宋代 · 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作者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来源:莘县春秋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