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你问我聊城非遗有什么?请看“VCR”(一)
时间:2024-06-17 09:47:28
字号:

认识一座城,从了解它有什么开始。这些在我们家门口的非遗,你知道哪些呢?

东昌毛笔

千万毛中拣一毫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17d36c5cd4617b758f.png

东昌府毛笔是聊城一绝,其制作技艺现主要集中在东昌府区道口铺和堂邑镇等地。

它从原木到成型,需要经历选料、干燥、配料、榫卯、雕刻、组装、二次干燥、打磨、打蜡等多种工序,在描线、起底、修光、细刻等流程后,它才能变成生动传神,精美细腻的模样。毛笔是古代的先民们在一次一次的实践中发明出来的,东昌毛笔的制作始于元朝,兴盛于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38d36c5cd4617b759c.jpg

史书上记载了“东昌作坊,书笔两行”这样一句话,这也说明当时东昌府运河两岸毛笔制作的繁荣景象。现在的东昌毛笔大多还是选用优质的黄鼠狼尾作为原料,制作工艺上极为严谨,按规格分有毫长最大的抓笔用六寸猪鬃、羊胡精制而成,属于省级非遗项目。

东昌葫芦雕刻

指尖上绽放的艺术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50b65d85ebac341f87.png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51d36c5cd4617b75a6.jpg

人们对葫芦有着怎样的研究?是雕刻的艺术,还是盛水的器皿,或者是福禄的象征?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料考究刻工纯熟,线条流畅图案丰富。原料多以大葫芦、亚腰葫芦和扁圆葫芦为主,雕刻制作分水煮发酵、雕刻、上色三道工序。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61b65d85ebac341f8a.jpg

指尖上绽放的艺术,在技法上借鉴雕刻工艺的镂雕技法,在构图以外的空白部分,全部镂空,不仅改善了葫芦的透气传声性,也增强了葫芦的整体审美效果。其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写实的花鸟、鱼虫、走兽、人物、山水居多,其中人物雕刻的取材尤其丰富。人们用最质朴的材料雕刻出最绚烂的艺术品。

东昌木板年画

美到窒息的民间工艺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7bd36c5cd4617b75ad.jpg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7bb65d85ebac341f90.jpg

东昌府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东昌府与潍坊扬家埠并称山东两大民间画市,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很早就在国内享有盛誉。它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始于唐代,首先以门神画的形式出现。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99d36c5cd4617b75bc.png

东昌府木版年画将年画、门神画融为一体,既具有年画的艺术风格,又起到门神画作用。其构图简洁,人物突出,线条刚劲、流畅、圆润,弧中有直,柔中有刚,色彩鲜明、古朴,对比强烈。取材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描写劳动生产的耕织图、小渔家乐、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福禄吉庆之类的吉利画等。

聊城泥塑

泥土里的雕塑艺术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c1d36c5cd4617b75c4.jpg

聊城泥塑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而成,可以是朴素的泥土本色,也可以是后期绘制的彩色,一团团泥土,如魔术般变成了生动的人物和逼真的动物。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d8d36c5cd4617b75ca.jpg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d8b65d85ebac341fa4.png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d9d36c5cd4617b75cd.jpg

走在聊城的大小集市中,总能发现泥塑的身影。在一个个形象有趣的泥塑作品前,大人们饶有情趣的谈论着,小朋友聚精会神的观赏着。

聊城泥塑形式多样,目前我们常见的,也是最有名的一类是马官屯泥人。它小巧精致,品类繁多,用聊城独有的黄河胶泥,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作为传统艺术,小小的泥人展现出了人们的生活百态,赢得了人们经久不衰的喜爱。

剪纸艺术

剪出来的时代记忆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4edd36c5cd4617b75d4.jpg

聊城剪纸是一种山东聊城民间的地方传统工艺品,用剪刀在纸上雕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仅凭一把剪刀,就让一张普通的纸灿烂如花。聊城有着悠久的剪纸历史,运河两岸曾是剪纸艺术的温床。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0dd36c5cd4617b75da.jpg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0db65d85ebac341faf.jpg

每逢节庆,民间艺人们便活跃起来,尤其是在春节时,大红色的窗花是点缀节日气氛的不二之选。人们就地取材,将当地人们生活中最朴实的期望变成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剪纸,用来寄托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东昌弦子戏

宁可荒了地,不舍弦子戏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33d36c5cd4617b75e1.jpg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33b65d85ebac341fb6.png

东昌弦子戏是聊城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自清朝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该剧行腔抑扬有序,平稳婉转,声腔俱佳,并且有它自己的很多曲牌、板式,能表演各种文武曲目。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51b65d85ebac341fc0.jpg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东昌弦子戏在清代曾经名噪一时,当地有句“宁可荒了地,不舍弦子戏”的俗语,更是验证了当时人民群众弦子戏的喜爱程度。

魏氏熏鸡

一只鸡,有八百年的好味道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6ad36c5cd4617b75f3.jpg

魏氏熏鸡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远近驰名。由先祖魏永泰在1810年(清嘉庆十五年)独创,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风味独特、口味极佳、易于存放,适合远销的魏氏熏鸡,成为我国的独有产品。

/resources/public/20240617/666f9578d36c5cd4617b75fa.jpg

魏氏熏鸡风味独特,鲜香筋韧。它以选料考究,调配合理,制作精细而著称,选用肥嫩良种活鸡,经卤煮,用锯末烟熏制而成。成品鸡皮缩裂,胸腿肉外露,色泽栗红,嚼有余香,脱水适宜,易于存放,便于携带。

魏老六制作工艺

【选活鸡】选用两年以上成年土鸡,体型健硕,鲜活宰杀;

【盘出型】盘出“衔翎卧凤”造型,寓意吉祥平安;

【天然料】17味天然植物香辛料,遵古法调和,不添加任何添加剂;

【老汤焖】传百年老汤,旺火开锅,文火煨炖;

【六六熏】遵古法工艺,六熏六晾,水油熏干;

【黄金丝】撕开后丝丝分明,金灿柔软,黑如莹漆,光透如珀,称之为“黄金丝”。

这熏鸡,即可下酒,又可佐茶,食用起来颇为讲究,足足包含了赏形、闻香、块撕、细撕、柔嚼、佐以酒茶和细细回味等七个步骤。列为聊城名吃之首,实为宴请宾客之美味、馈赠亲朋之佳品。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