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家乡味道 一桌年味 | 来自“许营”的神秘力量!
时间:2024-02-02 09:40:40
字号: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

要说过年

中国人最期待的就是那天的年夜饭

年夜饭,团圆饭

这是我们最盼望的“仪式感”之一

年夜饭,作为春节的重头戏

是每个家庭迎接新年的重要时刻

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是对家的味道和对新年美好期许的体现

今天,我们将开启“家乡味道 一桌年味”系列新篇章

带大家了解咱们聊城的年夜饭

本篇走进的是聊城的许营肉焖子


01 肉焖子的来历

微信图片_20240202093634.jpg

至正二十七年( 1367年)冬,朱元璋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先锋,率领二十五万大军由徐州向北伐元,将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元军节节败退。十二月初常遇春至东平,追击元军至东阿西(现聊城东南许营附近)。

北风飚起,寒风呼啸,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下,元军躲避在大寨中,死守阵地,不予出战。明军久攻不下,战事不利常遇春为鼓舞士气,命令军中大厨,做些好饭犒劳三军。无奈大战多日,军中缺少肉食,伙夫只好拿出看家本领,生火架笼,用凉馒头剁碎加水成粥。添加葱姜作料、又添上五花肥肉,蒸在笼上,不久,香味弥漫,出笼后,官兵食之,皆夸味独特、劲道!既当菜又当饭!可当大餐!

微信图片_20240202093639.jpg

遂明军饱食有力,一战克敌。战后,常遇春觉得这吃食,可驱寒除湿,为冬日进补佳品,便问伙夫此物叫啥,伙夫脑门发汗,脸红脖子粗,不知说啥好。官兵训斥伙夫无礼。常遇春笑语说:“此物有功,这是伙夫独门绝活,你们都闷着点吧!”常遇春一语道破天机,伙夫急中生智大声道:“回禀将军,您明鉴,此物就叫肉焖子!从此,肉焖子在许营成为一道过年佳着!


02 肉焖子的改良

微信图片_20240202093642.jpg

张世杰深挖本地特色美食,结合现代人的口味,对焖子进行了多次耐心改进升级,将传统焖子和现代人的口味勾连的水乳交融,形成了现在独具风味的世杰焖子。现在,焖子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年夜饭的首选菜品。

微信图片_20240202093645.jpg

世杰肉焖子的制作工艺繁琐,从备料到成品需要经历十几道工序,焖子继承了鲁菜特点,讲究原料质地优良,焖子选料考究,选用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济南淀粉、阳谷粉条、本地猪肉作为原材料,做到了物尽其能。


03 肉焖子的制作技巧

微信图片_20240202093648.jpg

第一:将洗净沥干的葱姜猪肉剁碎,为保持食材原味,需要做到刀底抬起、猛落下、急抽刀,此项工序不仅需要技巧,对刀工的要求十分严苛。

第二:粉条、淀粉需要提前用水浸泡、软化。

第三:各类食材准备就绪湖,将粉条切成小段,粉条是焖子成型的重要筋骨。将淀粉糊、葱、姜、肉沫、粉条充分搅拌,期间,适时添加料水。

第四:充分搅拌后把糊状的成品料倒入笼屉中摊开,用双手拍打混合抹平,上炉大火猛蒸,蒸焖熟透后下笼屉割块。待焖子晾凉后可通过炸烹炖煎等方式再次成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