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返回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一问一答深入了解《聊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
11371500MB2865489N/2024-45225860
2024-01-01 15:39:08
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一问一答深入了解《聊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3-2027)》

字号:

打印整页 打印内容 分享

一、什么是全域旅游?

根据《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规定: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二、全域旅游规划遵循哪些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办资源发〔2019〕30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办资源发[2019]30号)、《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 》 、《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

三、全域旅游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结合“十四五”发展趋势与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新思路,围绕全市“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建设“六个新聊城”总体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一轮鲁西崛起等战略机遇,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聊城特色”为引领,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文旅兴市”战略,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全要素提升”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将聊城建设成为高品质全域旅游目的地,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全域旅游规划确立的空间格局是什么?

构建“一城引领、两极驱动、四带串联、六区并进、全域生长”的聊城“1246N”全域化发展空间格局,形成“点、线、面、网”相结合的全域旅游空间体系。

1.一城引领:主要包括东昌府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聊城市全域旅游发展核心区,是聊城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文化旅游共融共荣的先行示范区。

2.两极驱动:临清旅游增长极、东阿--阳谷旅游增长极。

3.四带串联:运河文化旅游带、黄河--金堤河旅游带、徒骇河生态旅游带、马颊河生态旅游带。

4.六区并进:江北水城都市休闲区、运河商都文化休闲区、黄河生态文化体验区、水浒风情文化体验区、平原林海休闲度假区、书画文化休闲体验区。

五、目前我市有多少个全域旅游示范区?

目前,我市东昌府区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

目录导读